网站地图

手机世界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

​阿里巴巴国际站助推汽配城年轻人线上出海,4年突破亿元大关

时间:2025-02-11 17:28人气:来源: 未知

在这个被称为"中国汽车零部件集散地"的城市里,流传着这样的说法:只要带着汽车底盘来到广州,就能在汽配城里配齐整车的所有部件。正是依托这种得天独厚的产业集群优势,一批新生代创业者正在书写新的商业传奇。

在广州白云区鸿运汽配市场,陈亮的创业故事被众多商户津津乐道。这位江西籍青年用12年时间,完成了从外贸中间商到跨境平台亿元级卖家的蜕变。如今,他的企业不仅成为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头部商家,更带动整个汽配城掀起数字化转型浪潮。

产业集群的沃土培育

广州汽配产业的繁荣有着深厚根基。北起中国汽配城界的“顶流”陈田村,南至永福路交易中心,东达天河客运站商圈,超过30个专业市场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。每个汽配城都如同微型产业小镇,聚集着上百家商铺和工厂,日均人流量动辄数千。

2012年,具有外企采购背景的陈亮敏锐嗅到商机。彼时全球汽配市场年增长率超过5%,而中国供应链优势尚未完全释放。"当时海外买家习惯通过中间商采购,我的角色就是连接国内供应链与国际需求的桥梁。"回忆创业初期,陈亮坦言主要依赖人脉资源:白天穿梭于各大汽配市场寻找货源,夜间处理海外询单,这种"轻资产"模式让首年业绩突破700万元。

转型阵痛中的模式重构

转折出现在2017年的工厂投资。与多数贸易商一样,陈亮试图通过自建工厂延伸产业链,却遭遇品控危机与资金链断裂。"当时只看到成本优势,忽略了生产管理需要完全不同的能力体系。"这次挫败让他重新聚焦核心优势,将经营重心转向渠道建设与客户服务。

转机随着2020年的线上化浪潮到来。当同行还在观望时,陈亮全面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,组建专业运营团队。通过平台数字化工具,企业实现从询盘管理到物流追踪的全流程优化。"仅售后团队就配置了3名专业工程师,确保24小时内解决技术问题。"精细化运营带来显著回报,公司年销售额从千万级跃升至1.7亿元。

产业带的集体觉醒

陈亮的成功转型犹如投入湖面的石子,在传统汽配市场激起阵阵涟漪。数据显示,鸿运汽配市场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商户数量四年间增长超50%,白云区主要汽配城的外贸商户占比从20%提升至35%。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数字渠道的拓展,更反映在经营思维的升级。

"现在比拼的不只是产品价格,更是系统化服务能力。"陈亮以空调配件为例,强调从单品销售向解决方案转型的重要性。面对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市场变革,他带领团队深入欧美市场调研,开发定制化改装方案,将产品线延伸至动力系统升级等领域。

数字化浪潮下的新航海时代

在去年阿里巴巴国际站"数字外贸真牛奖"的辩论环节,陈亮提出的"产业协同出海"理念引发热议。他认为,广州汽配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业集群效应,单个商户可以通过平台实现资源整合,构建从零部件到技术服务的完整供给体系。

这种认知正在转化为实际行动。陈亮团队每年投入百万级差旅预算,计划在重点市场设立海外服务中心。与之呼应的是,越来越多汽配商户开始重视数字化人才培养,部分企业甚至开出高于行业20%的薪资吸引运营专才。

从传统档口到数字平台,从单一产品到系统方案,广州汽配产业的转型图谱正在被重新绘制。当问及成功秘诀时,陈亮的回答颇具深意:"在这个万亿级赛道里,真正的护城河不是某个爆款产品,而是持续进化的产业生态。"这句话或许道出了中国制造出海的新逻辑——在数字化浪潮中,唯有善于借势产业协同的弄潮儿,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
标签:


本类导航

本类推荐